close


日期: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天氣:晴
騎乘路段:台十八線&台一線
經過地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嘉義市-彰化市-台中市
騎乘距離:172KM


上阿里山沒看日出~猶如進建中沒爬過牆 上台大沒吃過活大小強~你白來啦!
這這這 這樣的比喻似乎不太恰當
因為 建中已經為辛苦爬牆的同學們開了一扇"側門"/活大也不再是銅腸鐵胃的生物實驗室了
不過失去了這樣的優良傳統 我國國家菁英頓時少了兩項重要的技能-緊急攀爬與教官的逆襲&微笑小強美味烹調

總之我的重點是上阿里山就是要看日出 沒看日出的阿里山是黑白的 看了日出就一片漆黑了(請勿直視陽光 謝謝)

為了看日出要相當早起 依稀記得morning call是凌晨3:40分 觀日小火車則是4:20出發
所以這是我環島行程中最早起的一天 根本就跟沒睡差不多
也不知道是真的很有力還是快精神錯亂了 這麼早起還High的像吸了大麻一樣 恐怕是崩潰前的迴光返照吧


Sony的相機果然高科技 完全沒用閃光燈的狀態下拍攝 竟然相當清晰


等火車的時間無聊隨便拍拍
我覺得阿里山應該不止五奇而已 還有第六奇-奇人 容後再談


火車來囉~看到站長遞了一樣東西給駕駛員嗎 就是右邊的『通券』(不好意思又把舊照片翻出來用)
這是為了避免在只有單線鐵軌的路段發生火車對撞事故所採取的制度
只有取得了『通券』(又稱『電氣路牌』)的列車 才有該段鐵路的行駛權
通券上還有密碼 是從該次列車發車的車站傳來的 為的就是確認通券的同一性 避免混淆而釀成意外
(以上資訊若有錯誤之處 敬請見諒! 我只有Google一下而已)

左邊照片就是所謂的『電氣路牌拋接』 
在鐵路已經全面電腦化掌控的現在 好像只剩下阿里山鐵路才看得到這樣懷舊的情景了


祝山到囉~天色已經開始微亮了
小時候一直很疑惑 看日出不是應該在一片漆黑中看到太陽蹦出來嗎
天都已經亮了 還有什麼日出好看的呢?
欸 日-出 是太陽從山頭後面跑出來了叫日出 跟 天-亮 是兩回事喔


觀光景點一定少不了的一排小吃名產街


5:27太陽準時現身
又看了一次日出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動 只是覺得終於把拼圖的最後一塊也湊齊了
毫無遺憾 可以回家了!


發功!發功!發功!發功!喝啊~~把太陽吸上來~~成功啦!
奇人就在這兒呢
這些人好像是屬於某種宗教團體 或者是氣功團體?
他們朝向陽光 緊閉雙眼 雙手畫著圈圈或擺著姿勢 口中唸唸不絕
看起來像是在練某種功法 不過為什麼要這麼辛苦跑上阿里山來練呢?
難道只有阿里山上的太陽才有用嗎? 怪不得我曬了八天 只覺得頭昏腦脹 沒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這位大叔還扛了一隻大旗子~氣勢不凡啊
總之 我印象中前幾次看日出都沒有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
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太陽昇起的時候我前後左右都有人在比手畫腳
完全轉移了我對日出的注意力
硬是把阿里山五奇比下去的人們啊 你們堪稱為阿里山之第六奇~奇人~當之無愧!


看完日出~坐小火車下山吃早飯囉
吃完早飯 再次跨上腳踏車 重複一樣的山路 只是這次是輕鬆的一路向下衝了


空間跳躍~嘉義耐斯廣場(12:25)
反向重複昨天七十公里的路程 車速太快根本就來不及照相 不知不覺間已經回到嘉義了
只想趕快結束環島 連午飯都懶得吃就繼續往台中騎了


似乎永遠都不會結束的溪州大橋
已經處在恍惚狀態下騎車的我 根本就已經懶得拍照了 也沒什麼好拍的
就是腦袋空空的一直踩就是了 能多騎一點就多騎一點 儘量接近台北就對了
上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是什麼橋
騎了一陣子以後開始覺得怪怪的
怎麼好像鬼打牆一樣怎麼騎也騎不完?
騎了好久好久 脖子伸長眼睛瞪到快掉出來 都還看不到橋的盡頭
騎啊騎騎啊騎 騎到天荒地老 騎到海枯石爛 騎到我都快睡著了
才終於真相大白-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
(惡名昭彰?)的溪州大橋啊
真不是普通的長 如果騎摩托車 這一定是個測極速的好地方!


最後兩百公里!環島之旅進入倒數計時囉!
才兩百公里而已 很想卯起來直接衝回家 這時候回家已經是支撐體力與意志力的唯一念頭了


彰化市到了(16:35)
騎到這裡 就知道今天不可能直接衝回家了
左腿已經完全不堪負荷 真的有一條筋嚴重拉傷了
畢竟昨天硬撐上阿里山還是太操了 又沒有好好睡一覺 根本就來不及恢復又繼續上路
身體已經發出嚴重的警訊了 左腿一用力就痛得我五官扭曲
隨之而來的是一聲慘叫(叫出來好像比較不痛?可是比較丟臉!)
所以剩下的路幾乎只有右腿在出力 左腿只能跟著上下挪動而已
用這種可憐的速度 能夠在天黑前慢慢拖到台中 就已經是奇蹟了


終於到了(宿:銀座網路商務大飯店 $800)
環島結束前的最後一夜 最後一個異鄉的夜
我疑惑著:這裡是............日本嗎?
又是銀座飯店 又是日本料理店 真有那麼點東京街頭的感覺



幸好旅館旁邊就有素的東西可以吃~我哪裡都不想去了
也別無選擇了 天氣那麼熱 我竟然吃了碗熱騰騰的"招牌紅燒麵"
而且湯頭好像是用中藥熬的補氣湯之類的(夏天真的需要用這麼補的湯底嗎?)
吃得我火冒三丈 鼻血狂噴(...那是鼻水吧) 汗涔涔而淚潸潸啊
(嗚......好想吃台一的八寶冰 南機場的芋頭牛奶冰 通化街的刀削冰 永康街的芒果冰 吼.....回去要全部吃一遍)


原來我住的地方就是台中電子街啊
嗯嗯 或許光華商場那邊也應該搞個『台北電子街』的招牌之類的 這樣外地人就一目瞭然了


繼光街上的繼光香香雞~創始店ですか?
根據不負責任的Google結果 的確是有三十年歷史的老店了 BUT 店面閃閃發亮一點都不像老店耶


快樂的露天卡拉OK!
嘿嘿 這非常適合很有自信的人以及表演慾很強的人或者臉皮厚的人或者以上皆是的人

我想 民風民情 是真正與在地鑲嵌的元素
無論是再好的旅遊書 再棒的攝影或文字記錄 都不可能忠實呈現
就拿唱卡拉OK這件事來說 我認為台北人就無法Enjoy這種與路人同樂的歡唱方式
(不過在某個針對台北市河濱公園的田野調查中 我們意外的發現了那裡竟然也有小貨車式的流動卡拉OK 但都是阿公阿嬤在歡唱著)
可是台中人就不管 只要你敢秀 大家都很願意製造一種場子很熱的氛圍 一種很融合的Feel(借用一下年輕人的用語)

這樣的差異 是絕對不可能在書本上或網路上就能夠體會得到的
想要真正瞭解一個陌生的城市 唯一的可能就是走入那個城市 和他一起呼吸 一起生活
這就是旅行的最終目的 同時也是最大的收穫
(to be continu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zartli8065 的頭像
    mozartli8065

    莫札特李的2007自行車環島~15年後的律師+CFA人生

    mozartli8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